时间: 2025-05-01 02: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9:22
妄下雌黄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胡乱地涂上黄色”,比喻不加思考地随意评论或修改,含有贬义。雌黄在古代是一种黄色颜料,常用于修改书写错误,因此“妄下雌黄”指的是不恰当或不负责任的修改或评论。
“妄下雌黄”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雌黄作为一种颜料,用于修改书写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不加思考的评论或修改。
在**文化中,谨慎和深思熟虑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妄下雌黄”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发表意见或做出判断时应该有的责任感和谨慎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轻率和不负责任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不认真对待自己言论后果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在不了解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随意发表评论,这时我就会想到“妄下雌黄”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谨慎发言。
在诗歌中,可以将“妄下雌黄”融入到描述一个人不负责任行为的场景中,如:
他轻率地挥洒着雌黄,
在真理的画布上留下污迹。
想象一个人随意地在纸上涂鸦,这种行为可以与“妄下雌黄”联系起来,给人一种混乱和不负责任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oting from the hip”,意指不加思考地快速发言,但这个表达没有“妄下雌黄”那么强烈的贬义色彩。
“妄下雌黄”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发表意见时要谨慎和负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不是弟~,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1.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3.
【雌】
(形声。从隹(zhuī),此声。从“隹”,表示与鸟有关。本义:母鸟。引申为母的)。
母鸟,能产卵的鸟。
【引证】
《吕氏春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
4.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