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1:45
明码实价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明确标示,并且这个价格是真实、不虚假的。它强调的是交易的透明度和诚信,即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并且这个价格是最终的、不会因任何原因而改变。
在不同的语境中,“明码实价”可以有不同的强调点:
“明码实价”这个词汇源于商业交易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逐渐成为商业诚信的代名词。在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在增加。
在**,由于历史上存在过价格不透明和欺诈行为,“明码实价”成为了一种社会期望和法律要求。它反映了社会对公平交易的追求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了消费者在购物时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在我个人的购物经历中,遇到过一些商家虽然标明了价格,但结账时却以各种理由加价,这种行为让我感到非常不满。相比之下,那些坚持明码实价的商家更让我愿意再次光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明码实价的橱窗前,
诚信的光芒照亮了心田。
每一分钱都值得,
因为价格背后是真诚的誓言。
想象一家干净整洁的商店,商品整齐排列,每个商品下方都有一个清晰的价格标签。这种场景给人一种秩序感和信任感。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的词汇可能不同,但对价格透明度的追求是普遍的。例如,在英语中,“price tag”和“clear pricing”也有类似的含义。
“明码实价”这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术语,它代表了消费者对公平交易的期望和对商家诚信的要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商业环境中的诚信问题。
好在日本是个明码实价的国家,只要你肯卖,任何东西都可以标出一个价格,一律用日元付酬,不至于最后给你奖状或荣誉称号了事。
1.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2.
【码】
码碯(亦作“玛瑙”。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
【引证】
《玉篇》-码,码碯,石次玉也。
英制长度单位,美制码等于0.9144米,在英国,则1码等于保存在威斯敏斯特商务部标准局的青铜棒两个金塞子上横线标记之间的距离(在62°F时)。
3.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4.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