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5:59
词汇“梓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文言文或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梓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梓器”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梓木制作的器具。梓木是一种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木材,常用于制作家具、乐器等。因此,“梓器”通常指的是用梓木制作的器具或工艺品。
在古代文献中,“梓器”常用于指代精美的木制器具,如家具、乐器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器物的精美或珍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一些专业领域,如古董收藏、木工艺品制作等,可能还会提及。
“梓器”一词源于古代对梓木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文言文和专业领域中。
在**传统文化中,梓木被视为一种珍贵的材料,常用于制作重要的器具和工艺品。因此,“梓器”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高贵和精致。
提到“梓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精致工艺和文化遗产。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敬畏和欣赏,因为它代表着一种传统的美学和工艺水平。
在现代生活中,“梓器”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参观博物馆或古董展览时,可能会遇到相关的展品,从而对这个词汇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梓器雕镂映古韵,岁月静好留余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件精美的梓木家具,其细腻的纹理和光泽;结合音乐,可以想象用梓木制作的古琴发出的悠扬音色。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用特定木材制作的器具,如橡木器具、桃花心木器具等,但“梓器”这个特定的词汇在**文化中更为独特。
“梓器”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的传统文化和工艺美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常用,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文化素养。
1.
【梓】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引证】
《说文》-梓,楸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 《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出楠梓。
【组词】
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