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9:28
凿齿磨牙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咬牙切齿的样子,通常用来比喻极端的愤怒或决心。在汉语中,这个词汇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用以描述某人因极度愤怒或决心而表现出的一种咬牙切齿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凿齿磨牙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如愤怒、仇恨或决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如描述某人因极度愤怒而咬牙切齿时,仍然可以使用。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心理学或情感表达时。
同义词:咬牙切齿、切齿痛恨、恨之入骨 反义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凿齿磨牙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观,由“凿齿”和“磨牙”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咬牙切齿的状态。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以形容人的极端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凿齿磨牙** 这个词汇常常与强烈的情感表达相关联,尤其是在描述愤怒或决心时。这个词汇的使用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和形象性。
凿齿磨牙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愤怒或决心。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极端情绪下的紧张状态,以及那种咬牙切齿的强烈表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很少使用这个词汇,但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经常遇到这个词汇,用以描述人物的极端情绪。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心中怒火燃烧, 凿齿磨牙,誓不罢休。 每一颗牙齿,都是他的剑, 每一声磨牙,都是他的歌。
凿齿磨牙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咬紧牙关的画面,以及那种牙齿摩擦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词汇的情感表达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ritting one's teeth" 或 "clenching one's teeth",用以描述类似的情绪状态。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是常见的,用以形容人的愤怒或决心。
凿齿磨牙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且富有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行为,还传达了内在的情感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如何通过形象的词汇来传达复杂的情感。
1.
【凿】
(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凿,穿木也。 、 《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 、 宋·沈括《梦溪笔谈》-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组词】
凿巾、 凿穴
2.
【齿】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易本命》-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 《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发堕齿槁。
【组词】
齿吻、 齿颊
3.
【磨】
磨子。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磨碎物亦曰磨。 、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
【组词】
磨石、 磨心、 磨牛、 磨室、 电磨;水磨
碾轧土地。
【引证】
陈残云《香飘四季》-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
4.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