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2:03
右史:在古代,右史是官职名,主要负责记录的言行和国家的重大。右史通常与左史相对,左史负责记录的日常生活,而右史则记录更为正式和官方的事务。
在文学作品中,“右史”可能被用来指代历史的记录者或官方的史官,强调其职责的正式性和权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或古代官制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史官、记录官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与左史相对,左史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记录。
“右史”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等,可以看到对右史职责的详细描述。
在古代社会,右史的角色是记录和传承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不仅是对的记录,也是对统治者行为的监督和评价,体现了古代**对历史记录的重视。
提到“右史”,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权威,以及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右史”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官制和历史记录的方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右史”来象征历史的记录和传承:
在古老的宫殿中,右史执笔,
记录着帝王的荣耀与悲哀。
每一笔,每一划,
都是时间的见证,历史的篇章。
想象一位穿着古代官服的右史,在安静的宫殿中书写,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庄重和历史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是历史学家或官方记录者,但“右史”这个词汇和概念是**特有的。
“右史”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古代官职,也象征了历史记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1.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