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1:21
词汇“方祠”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特定类型的建筑或场所。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方祠”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特定的祠堂或祭祀场所,通常用于供奉祖先或特定神灵。在古代**,方祠往往是家族或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举行祭祀仪式和家族聚会。
“方祠”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方”可能指代方位或家族,而“祠”指祭祀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方祠的定义和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功能——供奉和祭祀——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方祠是家族凝聚力和传统价值观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祀的场所,也是家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地。在现代社会,方祠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挑战,但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者的重视。
方祠往往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情感联想,它代表了家族的根和传统,激发人们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方祠可能与家族聚会、传统节日等活动相关,是家族成员共同回忆和情感交流的场所。
在诗歌中,方祠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如:
岁月流转,方祠静立,
石阶上,苔痕斑驳。
家族的记忆,深藏其中,
每一块砖,都诉说着过往。
方祠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古朴的建筑、石雕和木雕,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祭祀时的钟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家族祭祀场所可能被称为“家族教堂”、“家族神庙”等,但其具体形式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方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建筑类型,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承文化传统。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祠】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 、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