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14
俗尚 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社会上流行的风尚、习惯或习俗。它强调的是大众普遍接受并遵循的行为模式或审美标准。
俗尚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俗”和“尚”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俗”指的是普通人的行为或习惯,“尚”则有推崇或流行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社会上的流行风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俗尚的意义和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俗尚可能更多地与物质追求和品牌崇拜相关。
俗尚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随大流或缺乏个性的负面联想。然而,它也可以被视为社会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受到俗尚的影响,比如选择流行的服装款式或追随热门的娱乐活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俗尚的浪潮中,我寻找着独特的自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不随波逐流。”
俗尚 可能让人联想到熙熙攘攘的街头、流行的音乐和时尚的服饰。
在不同文化中,俗尚的体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可能更强调个人主义和创新,而东方文化可能更注重集体和谐和传统价值。
俗尚 这个词在描述社会现象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行为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增强我们对社会文化的洞察力。
1.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
2.
【尚】
(会意。从八,向声。本义:尚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尚,曾也。 、 《诗·王风·免爰》-尚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