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5:34
娑罗树(Shāluó Shù)是一种常绿乔木,学名为Shorea robusta,属于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它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娑罗树以其高大的树干、宽阔的树冠和坚硬的木材而闻名,其木材常用于建筑和家具制作。
在文学中,娑罗树常被用作象征性的元素,代表生命力、坚韧和永恒。在**文化中,娑罗树也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佛陀在娑罗树下达到觉悟。在口语和日常交流中,娑罗树可能不常被提及,但在涉及木材、园艺或生态保护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娑罗树”一词源自梵语“śālā”,在古代印度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的传播,娑罗树的概念也传播到了东亚地区,包括。
在印度文化中,娑罗树被视为神圣的树木,与生命和再生有关。在**中,娑罗树(或菩提树)是觉悟的象征,因为佛陀在其下达到觉悟。
娑罗树给人以庄严、宁静和永恒的联想。它的高大和坚韧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其在**中的象征意义则增添了一层精神上的深度。
在个人经历中,娑罗树可能与特定的仪式或自然景观相关联,如在印度的寺庙中见到娑罗树,或在自然保护区中观察到其生态特征。
在诗歌中,娑罗树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它的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娑罗树的图片可能展示其高大的树干和宽阔的树冠,而与之相关的音乐可能是宁静和庄严的,如印度古典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娑罗树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在印度和东南亚,它与**和生态紧密相关,而在其他地区,它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珍贵的木材来源。
娑罗树不仅是一种植物,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意义。了解娑罗树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南亚和东南亚的文化传统,以及的精神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娑罗树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库,增强我们对特定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感知。
1.
【娑】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娑,舞也。 、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2.
【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罗,以丝罟鸟也。 、 《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 《韩非子·难三》-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组词】
罗尉、 罗落、 罗弋
3.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