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3:19
词汇“[志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可能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志桩”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用于标记或记录某种信息的桩子。其中,“志”可以理解为记录、标记,而“桩”通常指插入地面的柱状物。
由于“志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专业领域或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于描述某种标记或记录的工具或行为。
由于“志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可能是由“志”和“桩”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志桩”可能被用于特定的仪式或活动中,用于标记重要的**或地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志桩”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可能与秩序、规划和记录等概念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志桩”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特定的活动中,如户外探险或建筑工程中,可能会用到类似的标记工具。
在诗歌中,可以将“志桩”比喻为人生中的里程碑,记录着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视觉上,“志桩”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根插入地面的木桩,上面刻有标记。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
由于“志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不明确。
“志桩”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1.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2.
【桩】
(形声。从木庄声。舂(chōng)。本义:桩子,打入地中以固基础的木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樁,橛杙也。 、 唐·李白《大猎赋》-下整高颓,深平险谷,摆桩栝,开林丛。
【组词】
船桩;桥桩;短树桩;铁桩;水泥桩;桩歌、 桩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