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8:42
东北虎:字面意思指的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虎种,学名为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
东北虎的名称直接来源于其地理分布,随着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加深,其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也逐渐被广泛接受。
在**文化中,虎一直被视为勇猛和力量的象征。东北虎作为虎的一个亚种,其形象常出现在民间艺术和传统故事中,象征着东北地区的坚韧和顽强。
东北虎给人以强大、神秘和野性的联想,同时也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注。
在讨论生态旅游时,东北虎保护区可能是一个热门话题,吸引着热爱自然的游客前往观赏和学*。
在诗歌中,东北虎可以被描绘为雪原上的王者,其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威严。
想象东北虎在雪地中行走的画面,伴随着低沉的咆哮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能够激发人们对这一物种的敬畏之情。
在俄罗斯文化中,东北虎同样被视为国家宝藏,其形象在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东北虎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动物种类,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生态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增强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尊重。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3.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