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34
由于“斋词”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在网络搜索中也未能找到确切的相关资料,因此我将基于“斋”和“词”这两个字的常见含义来构建一个可能的分析。
“斋词”可能指的是与斋戒、仪式或清净生活相关的词句或文学作品。在这里,“斋”通常指斋戒,即在某些或文化传统中,为了净化身心而进行的禁食或节制行为;“词”则指词句、诗句或文学作品。
“斋”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斋戒,后来扩展到指清净、简朴的生活状态。“词”字则一直指词句、诗句。组合成“斋词”可能是后来特定文化或**背景下的产物。
在某些**或文化中,斋戒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与之相关的“斋词”可能承载着净化心灵、追求精神升华的意义。
“斋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纯净和内心的平和,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由于“斋词”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或文化活动中,人们可能会创作或诵读斋词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心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诵一卷斋词,心随白云,飘向那无垠的宁静。”
在不同文化中,与斋戒相关的文学作品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例如在**教中可能有类似的祈祷文或赞美诗。
“斋词”作为一个可能的词汇组合,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