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57
词汇“屠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屠”和“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屠戮”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屠戮”的字面意思是大量杀戮或屠杀,通常指残酷无情地杀害许多人。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用于描述战争、暴行或***的杀戮行为。
“屠”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宰杀牲畜,后引申为杀害。“戮”字古汉语中意为杀戮,两个字组合后,“屠戮”成为一个专门描述***杀戮的词汇。
在历史上,“屠戮”常与战争、暴政和灾难联系在一起,如“南京大屠杀”是近代史上最惨痛的屠戮之一,对人民的心理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屠戮”一词给人带来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悲伤和愤怒。它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和和平的珍贵。
在日常生活中,“屠戮”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战争题材的电影来了解和反思这一词汇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片被屠戮的土地上,鲜花依旧绽放,生命的力量不可阻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战后的废墟,满目疮痍;结合音乐,可以想象悲壮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表达屠戮后的沉重和哀伤。
在英语中,“屠戮”可以对应为“massacre”或“slaughter”,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用于描述***的杀戮行为。
“屠戮”是一个充满历史沉重感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和社会,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1.
【屠】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屠,刳也。 、 《六书故》-屠,刳剥畜牲也。 、 《史记·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 《后汉书·何进传》-进自屠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者朱亥。 、
【组词】
屠沽、 屠狗、 屠杀、 屠肆、 屠工、 屠牛
2.
【馘】
(形声。从耳,或声。本义: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馘,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馘。 、 《尔雅》-馘,获也。 、 《诗·大雅·皇矣》-攸馘安安。 、 《礼记·王制》-以馘馘告。 、 《左传》-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
割下的左耳。
【引证】
《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 《三国志·武帝纪》-献馘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