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10
印信。
1.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
2.
【玺】
(形声。从玉,尔声。本义:印章。古时尊卑通用。自秦以后,多指帝王印玺)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璽,王者印也。所以主土。从土,爾声。籀文从玉。 、 《周礼·掌节》-货贿用玺节。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玺书追而与之。 、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缪毐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作乱。 、 《隋书·礼仪》-皇太子妃玺,以黄金,方一寸,龟钮。 、 李商隐《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组词】
玺册、 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