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48
海域:指海洋中被划定的特定区域,通常用于法律、军事、经济或环境保护等目的。字面意思是指海洋的一部分区域,可以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领海,也可以是公海的一部分。
海域一词由“海”和“域”组成,“海”指海洋,“域”指区域或范围。在古代汉语中,“海”和“域”分别有各自的意义,现代汉语中结合使用,形成了“海域”这一词汇,用以指代海洋中的特定区域。
在海洋文化中,海域是资源开发、航海贸易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对海域的定义和使用有着不同的法律和政策,这反映了各国的海洋权益和国际关系。
海域给人以广阔、深邃和神秘的感觉,它象征着探索和冒险,也可能引发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海域可能与旅行、潜水或渔业活动相关,如在海边度假时,人们会谈论到不同的海域特点和安全性。
在诗歌中,海域可以被描绘为“蓝色的梦境,波涛下的秘密花园,等待勇敢的航海者揭开它的面纱。”
海域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蔚蓝的海水、翻滚的波浪和翱翔的海鸥。听觉联想则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或是海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sea area”或法语的“zone maritime”,都与“海域”有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的使用和法律定义可能有所不同。
海域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对于理解海洋相关的法律、经济和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海域”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域】
(形声。从土,或(yù)声。土,表示疆土。“域”本作“或”,与“国”同义。“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为会意字。本义:疆界,疆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或者,封也,国者,邦也:天子诸侯所守土为域,所建都为邦。-域,邦也。 、 《汉书·韦元成传》。注:“谓封邑也。”-以保尔域。 、 《诗·商颂·玄鸟》-正域彼四方。 、 《汉书》-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组词】
域野、 域内、 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