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49
词汇“壅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地方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壅”通常指堵塞、阻碍,而“门”则是指出入口。因此,“壅门”可以理解为堵塞的门或阻碍进出的门。
“壅门”字面意思是指被堵塞或阻碍的门,可能用于形容某个通道或入口被阻塞,导致无法正常通行。
由于“壅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它来形象地描述某种阻碍或困境。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某些方言或特定地区的日常交流中。
由于“壅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缺乏详细的记录。但从字面上看,“壅”和“门”都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组合起来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形成的。
在某些地区或文化中,“壅门”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象征困境、阻碍或防御。在古代建筑或军事防御中,壅门可能是一种常见的结构。
“壅门”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封闭、阻碍的感觉,联想到困境、挑战或需要克服的障碍。
由于“壅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壅门”来形象地描述某种阻碍或困境:
岁月如流,壅门难开,
心中执念,何时能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堡,壅门紧闭,积雪覆盖,给人一种沉重、封闭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增强这种阻碍、困境的氛围。
由于“壅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类似的情境。
“壅门”作为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可能较少使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形象地描述某种阻碍或困境。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一些生僻但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1.
【壅】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壅,障也。 、 、 《淮南子·主术》-业贯万世而不壅。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而溃。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
【组词】
壅防、 壅阻、 壅淤、 壅闭、 壅肿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