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03
“坤元”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坤”和“元”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哲学中,“坤”代表地、阴、女性等概念,与“乾”(代表天、阳、男性)相对。而“元”通常指原始、根本、起始之意。因此,“坤元”可以理解为地的根本、阴的起始,或者指代与地相关的根本原理。
在文学中,“坤元”可能被用来象征大地母亲的包容和滋养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易经、风水、中医等,可能会涉及到“坤元”的概念。
“坤元”源自《易经》中的“坤卦”,坤卦象征地,是八卦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坤元”逐渐被用来指代与地相关的根本原理和原始力量。
在**传统文化中,“坤元”与阴阳五行理论紧密相关,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础。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女性或阴性力量的重要性。
“坤元”给人以稳重、包容、滋养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大地的宽广和母亲的慈爱,带来一种安定和归属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坤元”这个词汇,但在阅读有关**哲学或文化的书籍时,会经常遇到这个概念,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坤元孕万物,大地母亲心。”
视觉上,“坤元”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田野、连绵的山脉或平静的海洋。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风吹过麦田的声音或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other Earth”或“Gaia”,它们都象征着大地的母亲形象和生命的源泉。
“坤元”是一个富含哲学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大地的根本原理,也象征了生命的源泉和阴性力量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坤】
(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
地,大地。
【引证】
《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 、 《易·说卦》-坤也者,地也。 、 《宋书·乐志》-山岳河渎,皆坤之灵。
【组词】
坤元、 坤母、 坤后、 坤珍、 坤轴、 坤维、 坤仪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