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02
沦没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沉没、消失或陷入困境。它通常用来描述物体沉入水中,或者比喻性地指人或事物陷入不幸或失败的状态。
“沦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沦”字有沉没、陷入的意思,“没”字则表示消失、淹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比喻性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沦没”常与悲剧和不幸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灾难和失败的共同恐惧和反思。
“沦没”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失去和绝望,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逆境中坚持和重生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沦没”可能与某些失败或挫折的经历相关,如一次投资的失败或一段关系的结束,这些经历让人深刻体会到“沦没”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的梦想有时会沦没,但希望的光芒永不熄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艘沉没的船只,或者一座被水淹没的城市。音乐上,可以选择悲伤的旋律来表达“沦没”的情感。
在英语中,“沦没”可以对应“sink”或“vanish”,但这些词汇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可能与“沦没”有所不同。
“沦没”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沉没,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面对失败和逆境时的情感和思考。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沦】
(形声。从水,仑(lún)声。本义:水起微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沦,小波为沦。 、 《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河水清且沦猗。 、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