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8:41
委禽(wěi qí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婚礼中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特指其中的禽鸟类礼物。在古代**,委禽是婚姻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象征着男方的诚意和对女方的尊重。
委禽一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婚礼*俗的文本中。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历史或传统婚礼时,仍会被提及。
同义词:聘礼、彩礼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与“悔婚”等表示婚姻取消的词汇形成对比。
委禽一词源于古代*的婚姻俗。在古代,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两个家族的联合,因此聘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俗逐渐简化,委禽这一词汇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在古代**,委禽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换,更是文化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通过委禽,男方展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对女方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家族间的联姻关系。
委禽一词带有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之美和家族间的和谐关系。在现代,这个词汇可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古代生活的好奇。
在现代生活中,委禽这一词汇可能更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文化讨论或传统婚礼的筹备中。例如,在策划一场复古风格的婚礼时,可能会参考古代的委禽*俗,以增添仪式的庄重感和文化内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古风犹存,委禽再现,
红线牵,情意绵绵。
委禽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婚礼的场景,如红色的绸缎、喜庆的音乐和欢快的氛围。在视觉上,可能会想象到精美的禽鸟图案或装饰品。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婚姻*俗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婚戒和鲜花是常见的婚礼元素,而在**古代,委禽则是重要的聘礼之一。
委禽这一词汇虽然已经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了解古代婚姻俗和家族关系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1.
【委】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委随犹委蛇。-委,委随也。 、 《史记·天官书》-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组词】
委折、 委注、 委宛、 委纡、 委延、 委坠
2.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