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5:11
文碟(文書、文書)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文书”或“文件”,通常指官方的文件、证书或信件,尤其是在古代**。它可能包括官方的命令、通知、证明或其他正式的通信。
在文学中,“文碟”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官员之间的正式通信,或者在历史小说中描述某个时期的官方文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法律学或文学研究等专业领域中,它可能被频繁提及。
“文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文”指文字或文化,“碟”可能指一种书写材料或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碟”逐渐被“书”或“纸”所替代,但“文碟”一词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含义和用法。
在**古代,文碟是官方通信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代表了权力和权威,也是文化传承和法律执行的工具。文碟的使用和处理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严格的规定和仪式。
提到“文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仪式、官方的权威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它可能唤起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在现代生活中,“文碟”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研究古代文献或参与历史重现活动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例如,在参与古装剧的拍摄或历史展览的筹备时,可能会涉及到文碟的制作和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文碟犹存,见证了千年的风霜。”
想象一下,一位古代官员手持文碟,缓缓展开,伴随着古筝的悠扬旋律,画面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方文件可能被称为“decree”(法令)、“edict”(诏令)或“mandate”(命令),它们在形式和功能上与“文碟”相似,但在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文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的官方通信方式,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牒】
(会意。从片,葉(yè)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引证】
《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版,札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受牒而退。 、 《汉书·路温舒传》-截以为牒。 、 左思《吴都赋》-王牒石记。
【组词】
金牒;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