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5:54
幼功: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年幼时期所打下的基础,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或学术等领域中,通过早期的训练和学*所获得的扎实基础。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幼功”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或训练对其一生的深远影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幼功”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他们在小时候就下了很多功夫。 专业领域:在艺术、音乐、体育等专业领域,“幼功”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这些领域的基础是否扎实。
同义词:基础、底子、根基 反义词:浅*、肤浅、无根基
“幼功”一词源于汉语,由“幼”和“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武术或书法等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
在*文化中,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和惯,因此“幼功”在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长远发展的影响。
“幼功”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勤奋、坚持和早期努力的重要性。它激发人们对过去努力的回忆,同时也鼓励人们重视早期教育和基础建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许多朋友因为小时候在音乐或体育上的幼功,而在成年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早期投入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幼功”:
幼功如石,奠基人生路,
童年汗水,铸就未来图。
想象一个孩子在清晨的阳光下练*书法或弹奏钢琴,这样的画面和声音会让人深刻感受到“幼功”的辛勤和美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rly foundation”或“early training”,但“幼功”这个词更具有文化特色,强调了早期努力和基础的重要性。
通过对“幼功”的深入学,我更加明白了早期教育和基础训练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思想上提醒我重视每一个学阶段的基础建设。
1.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