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05
词汇“拿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文言文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拿”和“究”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起来,“拿究”可以理解为深入追究或彻底调查某事。
“拿究”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词汇如“调查”、“追究”等逐渐取代了它。
在古代社会,官员或学者可能会使用“拿究”来表达对某个问题的严肃态度和深入研究的精神。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法律程序或学术研究。
在现代生活中,我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调查”或“追究”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因为这些词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拿究”来营造一种古风或严肃的氛围:
月下独酌,思绪万千,
拿究古今,心事难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学者在书房中深入研究书籍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来营造一种严肃、深沉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翻译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investigate thoroughly”。
“拿究”是一个具有古风和严肃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对问题深入研究和追究的态度。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1.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2.
【究】
(形声。从穴,九声。本义:穷;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究,穷也。 、 《诗·大雅·荡》-靡届靡究。 、 《汉书·食货志》-害气将究。 、 《吕氏春秋·任地》-此告民究也。 、 《诗·大雅·荡》-靡届靡究。 、 《汉书·食货志》-害气将究。 、 《吕氏春秋·任地》-此告民究也。 、 《国语》-必须天道,[如日月]周旋无究。
【组词】
究途、 究年、 究归
谋划;研究;探求。
【引证】
《尔雅》-究,谋也。 、 《诗·小雅·小弁》-不舒究之。 、 《诗·大雅·皇矣》-爰究爰度。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莫可究详。
【组词】
究讨、 究理、 究心、 究味、 究明、 究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