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5:52
回纥(Huihe)是一个历史词汇,指的是古代中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蒙古国和**一带。回纥是语系的一个分支,历史上曾建立过回纥汗国,与唐朝有密切的交往和贸易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回纥常被用来指代古代的异域风情和民族特色,如在描述丝绸之路的诗歌或小说中。在历史学术语境中,回纥则是研究古代中亚历史和民族关系的重要词汇。
回纥一词源自**语,具体的词源学解释尚有争议。在历史的长河中,回纥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建立汗国的演变,最终在10世纪后逐渐融入其他民族。
回纥在古代中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与唐朝的交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回纥的**信仰、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都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
回纥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边疆风情、异域文化和历史的长河。它唤起了一种对古老文明的敬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在历史学*中,回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回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亚的历史和文化。
在创作一首关于丝绸之路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回纥这个词来描绘古代商队的景象:
驼铃响彻沙漠间, 回纥商队逐风前。 丝绸之路上, 文明交汇点。
回纥可以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奔驰的马群和悠扬的民族音乐。在视觉上,可以想象到古代回纥人的服饰和生活方式。
在其他语言中,如俄语,回纥可能被称为“уйгуры”(Uyghurs),这是对回纥后裔的一种称呼。在不同的文化中,回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回纥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中亚的历史信息,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纥】
下等丝。
【引证】
《集韵》-给,大丝。
回纥 。古代民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