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3:56
词汇“司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司慎”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司慎”可能指的是负责谨慎处理某事的人或职位,或者指在执行职责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的态度。
由于“司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古代官职描述或特定行业的专业术语中。例如,在古代官制中,可能有某个职位专门负责谨慎处理重要事务。
“司慎”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官职或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取代。
在古代**,官职体系复杂,每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行为准则。“司慎”可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谨慎和细致工作的重视。
“司慎”给人一种严谨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需要高度责任感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
在现代生活中,“司慎”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的人或职位,如财务审计员、法律顾问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司慎”来描绘一个细致入微的场景或人物:
他如司慎之官,
在字里行间,
寻觅每一丝疏漏,
确保无懈可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官员在仔细审查文件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营造出一种庄重和谨慎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areful management”或“meticulous handling”。
“司慎”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对谨慎和细致工作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