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2:48
词汇“僻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僻”通常指偏僻、不常见或不流行的,而“王”则指君主或领袖。因此,“僻王”可以理解为一个在某个领域或地区中不为人知或不常见的领袖或权威。
由于“僻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僻”和“王”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在某个不太为人所知的领域中的领袖。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僻王”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特定领域或社群中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人物,尽管他们的知名度不高,但在自己的领域内却是无可争议的权威。
由于“僻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僻王”用来形容一个在某个小众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领袖:
在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他是僻王,孤独而辉煌,
他的声音,虽不响亮,
却在心灵深处回响。
由于“僻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太明确。
“僻王”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理解那些在特定领域或社群中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人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
2.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