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0:43
“主心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支撑物体的中心骨架,比喻事物的主要支撑部分或核心人物。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团队、组织或家庭中的关键人物,或者一个计划、项目中的核心要素。
在文学作品中,“主心骨”常用来形容故事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家庭中的顶梁柱,如父亲或母亲。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和组织学中,这个词可以指代一个团队中的领导者或关键成员。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核心”更侧重于事物的中心部分,“中坚”强调的是坚强的中间力量,“支柱”和“顶梁柱”则更形象地比喻支撑作用。反义词则强调非主要或非关键的部分。
“主心骨”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观,由“主”和“心骨”两个词组成,直接表达了其核心和支撑的含义。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从字面意义扩展到了比喻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集体的重要性被高度强调,因此“主心骨”这个词汇在描述家庭成员或团队领导时尤为常见。它体现了集体主义文化中对关键人物的重视。
“主心骨”这个词汇给人以稳定、可靠和重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提供支持和指导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个项目团队中担任过“主心骨”的角色。那段时间,我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主心骨”:
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你是我们坚不可摧的主心骨,
用你的智慧和勇气,
撑起了希望的天空。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强壮的人站在一群人中间,他的存在给人一种安全和稳定的感觉。这种视觉联想与“主心骨”的含义相符。在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坚定有力的声音,如同领导者在会议上的发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ckbone”或“pillar”,它们在比喻意义上与“主心骨”相似,都指代支撑和核心的角色。
通过对“主心骨”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民盟中央,别看沈老(钧儒)的地位最高,是旗帜性人物,可他才是民盟的主心骨。
他是我们单位里的~。
1.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1. 【主心骨高级替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