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5:20
词汇“[幺弦孤韵]”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它通常用于文学和诗歌中,用以形容音乐或诗歌中的某种独特而孤立的韵味或音调。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幺弦孤韵”字面意思是指乐器上最细的那根弦发出的孤立而独特的音韵。在文学中,它常用来比喻诗歌或文章中那种独特、孤高、不易被理解的韵味或风格。
“幺弦”源自古代乐器的弦,最细的那根弦,因其音色独特,故有此称。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文学领域,形容那些独特而难以模仿的艺术风格。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诗歌被视为高雅艺术,因此“幺弦孤韵”这样的词汇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高雅、孤寂、深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孤独而坚持自我风格的艺术家。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遇到,但在阅读古典文学或欣赏古典音乐时,可能会对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所感悟。
在创作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时,可以尝试使用“幺弦孤韵”来形容作品中的某种独特美感,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
结合古琴的音乐或古典诗词的朗诵,可以更好地体会“幺弦孤韵”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幺弦孤韵”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音乐或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韵味,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独特性的追求和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艺术性。
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幺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
1.
【幺】
小;幼小。
【引证】
《说文》-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俗字作么。 、 《通俗文》-不长曰幺。 、 《汉书·叙传注》-幺麽皆微小之称也。
【组词】
幺微、 幺店
细。
【引证】
晋·郭璞《尔雅图赞》-熠熠宵行,虫之微么;出自腐草,烟若散熛。
【组词】
幺微、 幺蔑、 幺么、 幺魔、 幺小、 幺末、 幺算、 幺袅、 幺弱、 幺弦
2.
【弦】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 、 《文选·王文宪集序》-无待韦弦。 、 《韩非子·观行》-故佩弦以自急。 、 《淮南子·人间训》-引弦而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抚弦登陴。
【组词】
弦箭、 弦栝
3.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4.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 、 《西游记》-短笛无声,寒砧不韵。
【组词】
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