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0:01
宝刀:字面意思是指珍贵的刀剑,通常指古代的兵器,因其材质优良、工艺精湛而被视为宝物。基本含义是指非常珍贵且具有特殊价值或功能的刀具。
宝刀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宝”字意为珍贵,“刀”字指刀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刀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珍贵的刀剑。
在**文化中,宝刀常与武士精神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武器,也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在古代,宝刀常作为贵族或武士的佩剑,显示其地位和勇气。
宝刀给人以力量、勇气和尊贵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古代英雄和武士精神的向往,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个人经历中,宝刀可能与历史故事或家族传说相关联。例如,家中可能有一把祖传的宝刀,作为家族历史和荣誉的见证。
在诗歌中,宝刀可以被用来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宝刀未老,锋芒依旧, 斩断荆棘,勇往直前。
宝刀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闪亮的刀身、精美的雕刻和古老的鞘。听觉联想可能包括刀剑出鞘时的清脆声响。
在不同文化中,宝刀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武士刀(Katana)也是一种宝刀,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宝刀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珍贵,更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宝刀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与之相关的情感和价值观。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