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47:22
孟良崮战役:孟良崮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5月13日至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标志着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在文学作品中,孟良崮战役常被用来象征解放军的英勇和智慧,以及战争的残酷和牺牲。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孟良崮”来比喻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或竞争。在专业领域,军事学者和历史学家会详细研究这场战役的战略和战术。
同义词:决战、关键战役、决定性战斗 反义词:小规模冲突、局部战斗
孟良崮战役的名称来源于战役发生的地点——孟良崮。这个词在战争结束后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这场重要战役的专有名词。
孟良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进程,也影响了的政治格局。这场战役的胜利增强了人民的信心,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提到孟良崮战役,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英勇的战士、艰苦的环境和决定性的胜利。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历史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孟良崮战役常被用作历史学*的案例,帮助我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战略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孟良崮的山巅,英魂不朽, 战旗飘扬,见证了胜利的曙光。”
观看关于孟良崮战役的电影或纪录片,可以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战士的英勇。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孟良崮战役”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战役的背景和结果来传达相似的意义。
孟良崮战役作为一个历史,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情感上与人民紧密相连。了解和学*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孟】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孟,长也。 、 《书·康诰》-孟侯。 、 《书·大传》-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彼美孟姜。 、 《方言十二》-孟,姊也。 、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 、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
【组词】
孟兄;孟孙;孟仲叔季
2.
【良】
(形声。本义:善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良,善也。 、 《诗·邶风·日月》-德音无良。 、 《诗·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 、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
【组词】
天良、 驯良、 良正
3. 【崮】 四面陡峭上端较平的山 。多用于地名。如山东有“抱犊崮”、“孟良崮”。
4.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5.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