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8:00
词汇“枚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的占卜术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枚筮”进行分析:
“枚筮”是指古代用蓍草进行占卜的一种方法。在《周易》中,“枚”指的是蓍草,“筮”则是指用蓍草进行占卜的动作。通过数蓍草的根数来预测吉凶。
在古代文献中,如《周礼》、《易经》等,可以看到“枚筮”的使用。在现代,这一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研究古代占卜文化和易学时,仍会提及。
“枚筮”一词源自古代的占卜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占卜方式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因此这一词汇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在古代**,占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活动,枚筮作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反映了古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天命的敬畏。
提到“枚筮”,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秘仪式和深奥的哲学思想,带来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情感体验。
由于“枚筮”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在学*古代文化和哲学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一概念。
在创作古代背景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枚筮”来增添历史氛围和神秘感。
结合古代占卜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枚筮”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古琴音乐和古代占卜图。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的占卜、印度的占星术等,也有类似的占卜方式,但具体方法和名称不同。
“枚筮”作为一个古代占卜术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占卜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视野,增加对历史的认识。
1.
【枚】
(会意。从木,从攴(pū)。本义:树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枚,枝干也。可为杖。 、 《释名》-竹曰个,木曰枚。 、 《广雅》-枚,条也。 、 《诗·大雅·旱麓》-施于条枚。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2.
【筮】
(会意。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本义: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筮”)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筮,易卦用蓍也。 、 《仪礼·士冠礼》-筮于庙门。 、 《礼记·曲礼》-筴为筮。 、 《诗·卫风·氓》-尔卜尔筮。 、 《左传·僖公四年》-卜之,不吉;筮之,吉。
【组词】
筮卜、 筮仕、 筮验、 筮短龟长、 筮人、 筮问、 筮决、 筮宅、 筮氏、 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