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1:08
“伟论”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宏大的、有深远影响的观点或论述。它强调的是论点的宏大性和重要性,往往用于赞扬某人的见解深刻、影响广泛。
“伟论”一词由“伟”和“论”组成。“伟”字古已有之,意指高大、宏大;“论”则指言论、观点。两者结合,强调了观点的宏大和重要性。在古代文献中,“伟论”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伟论”常与知识分子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强调的是学识的深度和见解的高度。在社会发展中,伟论往往能够引领思想潮流,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伟论”一词给人以庄重、深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启迪人心、改变观念的言论。在情感上,它往往与尊敬和钦佩相关联。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曾有幸听到一位教授的伟论,那次讲座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研究的热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伟论”:
星辰之下,伟论如光,
穿越时空,照亮心房。
智慧之声,回响不息,
在历史长河,留下痕迹。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高台上发表伟论,台下人群聚精会神地聆听,画面中光线聚焦在智者身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在英语中,“伟论”可以对应“great discourse”或“profound theory”,但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可能没有中文“伟论”那样强烈的赞誉色彩。
“伟论”一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在表达深刻见解时更加自信和有力。通过对“伟论”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深度。
1.
【伟】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同本义。
【引证】
《华严经音义》引珠丛-伟,大也。 、 《文选·汉武帝·贤良诏》-猗欤伟欤! 、 《三国志·诸葛亮传》-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 《宋史·韩世宗传》-风骨伟岸。 、 《聊斋志异·促织》-庞然修伟。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伟躯干。
【组词】
伟干长躯、 伟木、 伟干、 伟美,伟秀、 伟悍、 伟貌、 伟壮、 伟状、 伟丈夫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