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31
天赋观念(innate ideas)是指某些思想或知识被认为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不需要通过经验或学习获得。这一概念在哲学史上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中,他认为某些基本的观念和原则是人类心智固有的。
在哲学领域,天赋观念常与经验主义相对立,后者认为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在文学中,这一概念可能被用来探讨人物的内在智慧或预知能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天赋观念”来描述某些不言自明的真理或直觉。
“天赋观念”一词源自拉丁语“innatus”,意为“生来的”或“固有的”。这一概念在17世纪的欧洲哲学中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著作中。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天赋观念与理性主义紧密相关,强调理性而非经验作为知识的主要来源。这一概念在启蒙时代尤为流行,反映了当时对人类理性和科学的推崇。
提到“天赋观念”,我联想到深邃的哲学探讨和人类对知识本质的追求。这一概念激发了对人类心智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探讨过天赋观念在现代认知科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天赋观念的海洋中, 理性之舟航行, 探索未知的深渊。”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哲学家坐在星空下,手中拿着一本古老的书籍,沉思着天赋观念的奥秘。背景音乐可能是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营造出一种深邃和庄严的氛围。
在东方哲学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天人合一”或“道”,强调自然和宇宙的内在智慧,而非个体心智的固有观念。
“天赋观念”是一个深刻的哲学概念,它挑战了我们对知识和经验的理解。这一概念在哲学、文学和科学中都有重要影响,激发了对人类心智和宇宙本质的持续探索。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思考知识的来源和本质,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理性和经验来构建我们的世界观。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赋】
(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赋,敛也。 、 《广雅》-赋,税也。 、 《书·禹贡》。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厥赋惟上上错。 、 《法言·问道》-七赋之所养。 、 《小司徒》。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而令贡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组词】
赋银、 赋粟、 赋里、 赋币
3.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
4.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