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5: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5:34:04
词汇“三戾”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和应用。
“三戾”可以理解为“三种不正当的行为或情绪”。这里的“三”可能是一个虚数,表示多种,而“戾”通常指不正当、错误或极端的行为。
由于“三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它可能用来描述人物的复杂性格或行为的多个负面方面。
由于“三戾”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某个特定文献或作者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
在某些文化或哲学体系中,“三戾”可能被用来概括某些道德或行为上的负面特征,如贪婪、嫉妒和暴怒。
提到“三戾”,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如愤怒、不公和混乱。
由于“三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三戾”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复杂和多面的负面性格。
由于“三戾”不是一个具体的文化符号,它可能不会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视觉或听觉元素。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戾”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用来描述多种负面行为或情绪。
“三戾”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可能有用。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复杂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戾】
(会意。从犬,从户。犬从关着的门中挤出,必曲其身。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 、 《吕氏春秋》-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组词】
戾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