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0:57
厉言:这个词由“厉”和“言”两个字组成。“厉”通常指严厉、严格或强烈,“言”则是指言语、话语。因此,“厉言”字面意思是指严厉的言辞或话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时态度严肃、语气强烈,可能带有警告或批评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厉言”常用来描绘人物的严厉性格或关键时刻的严肃对话,增强情节的紧张感。在口语中,它可能用于日常交流中,当某人需要强调某一点或表达不满时。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教育,“厉言”可能用于正式的警告或批评。
同义词:严词、峻语、厉声、严斥
反义词:柔言、温言、软语
“厉言”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厉言”常与教育、纪律和权威相关联。在强调礼仪和秩序的社会背景下,严厉的言辞有时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教育后代的必要手段。
“厉言”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压迫感,可能让人感到不安或害怕。在正面情况下,它也可能激发人们的警觉和行动,促使他们改正错误或提高效率。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上级对团队成员的厉言,这种情况下,虽然感到压力,但也确实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进展。
在诗歌中,可以将“厉言”用于描绘暴风雨般的情感爆发,如: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厉言如雷霆,划破寂静。
心中的怒火,燃烧不息,
在这无声的战场,誓言不退。
视觉上,“厉言”可能让人联想到严厉的面孔或紧皱的眉头。听觉上,它可能与响亮、尖锐的声音相关联,如同雷鸣或尖叫。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arsh words”或“stern rebuke”,它们在表达严厉的言辞方面与“厉言”相似,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厉言”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明确的严厉和强烈的含义,适用于多种语境,从文学到日常交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严肃和强烈的情感或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
1.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