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8:37
“掐头去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去掉事物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或描述事物时,省略或忽略其首尾部分,只关注中间的关键或核心内容。
“掐头去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掐”(去掉)和“头”(开头)、“去”(去掉)和“尾”(结尾)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信息处理的实用主义态度,强调抓住重点,忽略次要细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尤为重要。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实用和效率的联想,它暗示了一种简洁和直接的处理方式,有时也可能带有一种省略不必要细节的冷漠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掐头去尾”来快速总结会议或讨论的要点,帮助团队成员更快地抓住核心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掐头去尾”来表达对复杂情感的简化处理:
岁月如梭,掐头去尾,
留下的,是心中的那份纯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剪刀剪去一条线的一头一尾,留下中间的部分,这样的视觉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掐头去尾”的概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to the chase”,意思是直接进入主题或最重要的部分,与“掐头去尾”有相似的含义。
“掐头去尾”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传达信息,抓住核心要点。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这个成语都体现了对简洁和效率的追求。
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
1.
【掐】
用指甲切断或截取,摘。
【引证】
《红楼梦》-香菱等在山石边掐凤仙花呢。
【组词】
把杈子掐掉
镶嵌。
【引证】
《红楼梦》-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
【组词】
掐牙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4. 【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