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3:54
词汇“冥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冥没”的分析:
“冥没”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指的是“沉入冥界”或“消失不见”。在古代汉语中,“冥”常指阴间或深邃不可知的地方,“没”则有消失、沉没的意思。因此,“冥没”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消失或沉没,尤其是指进入一个不可见或不可知的状态。
由于“冥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死亡、消失或神秘现象的语境中。
“冥没”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对死亡和阴间的描述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常见。
在古代文化中,“冥没”可能与死亡、灵魂和阴间有关,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被用于描述某种形式的消失或不可见的状态。
“冥没”可能带有一种神秘和不可知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消失、死亡或深邃的未知。
由于“冥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冥没”来描述一种深邃的消失:
在夜的深渊,星辰冥没,
无声无息,融入黑暗的怀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深邃的森林,阳光无法穿透,给人一种“冥没”的感觉。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神秘的旋律来表达“冥没”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冥没”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vanish into obscurity”或“disappear into the void”。
“冥没”是一个具有神秘和深邃含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