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33
注定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在发生之前就已经被决定或安排好了,通常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它表达了一种不可改变的命运或结果。
“注定”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与占卜、预测等概念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表达宿命或不可改变结果的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注定”与宿命论紧密相关,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和自由意志的思考。在一些**或哲学体系中,宿命论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
“注定”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奈或悲观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无法逃避的命运,有时也激发人们对自由意志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看似注定的巧合,比如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遇到同一个人,这些经历让我对“注定”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注定”:
星辰的轨迹,注定的宿命,
在夜空中绘出无尽的图景。
我们的相遇,是否也是注定,
在时间的河流中,静静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星空图,星星的排列似乎预示着某种注定的命运。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神秘或宿命感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片段。
在英语中,“destined”或“fated”可以对应“注定”,它们在表达宿命或不可改变的结果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注定”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个表达宿命的词汇,也激发了我对自由意志和命运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深化我对文化和哲学的理解。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