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2:53
词汇“嫌难”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嫌”通常表示厌恶或不满,“难”则表示困难或不易。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嫌难”可能指的是对某事感到厌恶或不满,因为它很困难或不易完成。
由于“嫌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对某项任务或挑战的消极态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觉得难”或“讨厌难事”。
由于“嫌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嫌”和“难”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嫌难”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对困难任务持有消极态度的人。这种态度可能受到个人性格、教育背景或社会环境的影响。
“嫌难”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逃避、懒惰或缺乏挑战精神。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克服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思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任务或挑战,让我们感到“嫌难”。例如,学习一门新语言、完成一项复杂的项目或进行体育锻炼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嫌难”来表达对生活中困难的态度:
生活如海,波涛汹涌,
我嫌难,却未曾退缩。
每一浪花,都是挑战,
我愿乘风,破浪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使用“嫌难”来描述一个面对困难任务的人的表情,如皱眉、叹气等。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忧伤的曲子,来表达“嫌难”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嫌难”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可以使用“dislike difficulties”或“hate challenges”来表达。
“嫌难”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对困难事物消极态度的简洁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维含义,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嫌】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嫌,一曰疑也。 、 《礼记·曲礼上》-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 、 《礼记·坊记》-使民无嫌。 、 《吴越春秋》-岂敢有嫌哉? 、 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 《论衡·案书》-卿决疑讼,狱定嫌罪。
【组词】
嫌间、 嫌微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