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08
词汇“消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领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消纳”字面意思是指处理和容纳,特别是在指处理废物、垃圾或污染物时。在城市规划中,它特指城市对垃圾、废物的处理和容纳能力,包括垃圾填埋、焚烧、回收等处理方式。
“消纳”一词源于汉语,其使用主要集中在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逐渐增加。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消纳”这个词在政策制定、城市规划和公众讨论中频繁出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消纳”可能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联想,因为它通常与垃圾、污染等不愉快的环境问题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讨论自己居住的小区的垃圾消纳情况,或者关注政府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消纳”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处理和影响。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消纳设施的景象,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垃圾车、处理设备的噪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waste disposal”或“waste management”,虽然表达不同,但概念相似,都是指处理和容纳废物的过程。
“消纳”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中。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纳】
(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纳,丝湿纳纳也。 、 刘向《九叹·逢纷》-衣纳纳而掩露。
【组词】
纳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