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7:58
“星官”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古代天文学中的官员,负责观测星象、记录天文现象,并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预测国家大事等。在古代,星官是官方天文学机构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工作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星官”可能被用来象征智慧、预知未来或神秘的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历史或天文学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天文学和古代文化研究中,“星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同义词:天文官、星象师 反义词:(在这个语境下,反义词不太适用,因为“星官”是一个特定职业的名称)
“星官”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方天文学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主要出现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中。
在古代,星官的角色不仅仅是科学研究,他们还参与了国家的和政治活动。例如,通过观测星象来预测**的命运或国家的吉凶,这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实践。
“星官”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秘和智慧,以及与天空、宇宙相关的宏大和深邃。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天文学的好奇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经历,因此无法提供具体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星官”作为主题,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天文学和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诗。
结合古代天文图谱或星空的照片,可以增强“星官”一词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乐器演奏的音乐,或是描述星空的自然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古希腊的“占星家”(astrologer),他们在功能上与**的“星官”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未来。
“星官”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天文学的重视。在现代,虽然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连接古代与现代、科学与文化的重要桥梁。通过学和理解“星官”,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化的精髓,并在现代语境中赋予它新的意义和价值。
1.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