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9:24
“岭南三家”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术语,主要用于指代**岭南地区(今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在清代初期三位著名的文学家:陈恭尹、梁佩兰和屈大均。这三位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上各有特色,共同代表了当时岭南文学的高峰,因此被后人并称为“岭南三家”。
在文学领域,“岭南三家”常被用来讨论和研究清代初期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在口语和非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文学研究和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岭南三家”这个词汇的形成是在清代后期,随着对这三位文学家的研究和评价的深入,逐渐被文学界和学术界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清代,岭南地区文化繁荣,文学创作活跃。“岭南三家”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创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动态和文化氛围。
提到“岭南三家”,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清新的山水诗、深邃的哲理散文,以及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的情感色彩。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时,我曾深入阅读过“岭南三家”的作品,他们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学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岭南三家,诗韵悠长, 陈梁屈笔,墨香满堂。 山水之间,哲思流淌, 千古风华,永载篇章。”
想象一幅画面:三位文人坐在岭南的竹林中,笔墨纸砚摆放在石桌上,周围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岭南三家”的文化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岭南三家”这样的术语,但每个文化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家或艺术家群体,如英国的“湖畔诗人”等。
“岭南三家”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清代初期岭南地区的文学成就,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1.
【岭】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岭,山道也。 、 南朝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
2.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