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38
词汇“承引”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承引”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承接并引用”,即在某个文本或论述中,承接前文的内容并加以引用。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学术、法律或正式的文献中,用以表示对前人观点或论述的继承和引用。
在学术论文中,“承引”可能用于表示对前人研究的继承和引用,表明作者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或观点时,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法律文件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表示对先前法律条文或判例的引用。
由于“承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承”(承接)和“引”(引用)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学术或法律语境。
在重视学术传承和法律连续性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承引”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更多的重视和意义。
对于学术研究者或法律专业人士来说,“承引”可能带来一种责任感和严谨性的联想,因为它涉及到对前人工作的尊重和继承。
由于“承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学术论文或法律文件时,可以使用“承引”来展示对前人工作的尊重和继承。
由于“承引”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可能不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承引”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build upon”或“cite”。
“承引”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它强调了对前人工作的继承和引用。在学术和法律领域,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体现作者的严谨性和对传统的尊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