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7:59
“毅猛”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毅”表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力,“猛”则表示勇猛、强劲。结合起来,“毅猛”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行动果断、勇往直前。
在文学作品中,“毅猛”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战士,强调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决心和勇气。在专业领域,如军事、体育或商业,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坚持不懈的人。
同义词:坚韧、顽强、刚毅、勇猛 反义词:软弱、怯懦、犹豫、退缩
“毅”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坚定不移。“猛”字则源于古代对野兽的描述,后引申为人的勇猛。这两个字结合成“毅猛”,强调了人的内在意志与外在行动的结合。
在**文化中,“毅猛”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勇”和“仁”相结合,强调在面对困难时不仅要勇敢,还要有坚定的道德立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
“毅猛”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现代的励志榜样。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长跑比赛中见证了一位选手展现出的毅猛精神,尽管他受伤了,但依然坚持完成了比赛,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毅猛”:
在风暴的中心,他毅猛如狮,
不畏风雨,不惧雷电,
心中的火焰,燃烧不息,
照亮前行的道路,永不言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或是**员在赛场上全力冲刺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呐喊声或是激励人心的音乐。
在英语中,“毅猛”可以对应为“resolute and fierce”或“determined and vigorous”,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坚定和勇猛的含义。
“毅猛”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在描述人物特质和行为时更加准确和生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这个词,以及它如何在文化和情感上产生共鸣。
1.
【毅】
(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毅,有决也。 、 《论语·泰伯》-毅,强而能断也。 、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毅武、 毅烈
2.
【猛】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猛,健犬也。 、 《孟子》-驱猛兽。 、 张衡《西京赋》。注:“怒也。”-猛虞趪趪。
【组词】
大猛
凶恶可怕。
【引证】
《韩诗外传》-公之狗甚猛。 、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 、 宋·苏轼《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
【组词】
猛利、 猛戾、 猛急、 猛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