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53
悦目:形容词,指外观美丽,令人感到愉悦和舒适。字面意思是指眼睛感到愉悦,通常用来描述视觉上的美感。
“悦目”一词源自汉语,由“悦”和“目”两个字组成。其中,“悦”表示高兴、愉快,“目”表示眼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视觉上的愉悦感。
在**文化中,“悦目”常与审美观念和美学标准相关联。它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也体现了社会对外观和形象的重视。
“悦目”这个词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愉悦、舒适和满足。它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和愉快的体验,有助于提升心情和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悦目”来形容我喜欢的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例如,当我参观一个美丽的花园时,我会说:“这里的景色真是悦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悦目”:
晨曦初露,花朵悦目,
微风轻拂,心旷神怡。
结合图片,“悦目”可以让人联想到色彩鲜艳、布局和谐的画面。在音乐中,轻柔、优美的旋律也能带来“悦目”的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悦目”可以对应为“pleasing to the eye”或“visually appealing”。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视觉上的愉悦和吸引力。
“悦目”这个词在描述视觉美感方面非常实用,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帮助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审美能力都非常重要。
1.
【悦】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统论》-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
“说”、“悦”古今字。
【引证】
枚乘《七发》-客见太子有悦色也。 、 《孙子》-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 《韩非子·喻老》-桓侯又不悦。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张飞等不悦。 、 《资治通鉴》-权大悦。
【组词】
悦心、 悦情、 悦笑、 悦喜、 悦畅、 悦乐、 悦泽、 心悦诚服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