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51:53
报李投桃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回报李子和桃子,比喻以小恩小惠回报别人的小恩小惠。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互惠互利、礼尚往来的社交原则。
在文学作品中,报李投桃 常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互动,尤其是在表达感激和回报的情感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小恩小惠,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商业或外交场合,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合作和互利的原则。
同义词:礼尚往来、互惠互利、投桃报李 反义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报李投桃 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基于相互尊重和回报。
在传统文化中,报李投桃**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义”,强调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维护人际关系和谐方面。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和谐。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互助,以及在这种互动中建立的信任和友谊。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遇到需要报李投桃的情况。例如,当朋友帮助我解决了一个问题时,我会尽力在其他方面回报他们,以维持我们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桃李芬芳,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情深意长,友谊永存。”
报李投桃 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春天里,桃花和李花盛开,人们在花丛中互相赠送果实,表达感激和回报。这种场景可以通过温馨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来呈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You scratch my back, I'll scratch yours”来表达,强调的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报李投桃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原则,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互助和合作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互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只指望~,那顾他祀佛看经。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
3.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4.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