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3:14
凭恃(píng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依靠、依赖某种力量或条件。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依赖于某种支持或条件来实现某个目标或维持某种状态。
凭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凭恃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依赖、依靠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凭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地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凭恃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因为它暗示了对某种外部条件的过度依赖,而不是自我努力或独立性。
凭恃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依赖、支持和不稳定感。它可能引发一种对过度依赖的担忧,或者对某种支持力量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凭恃可能用于描述对家人、朋友或某种资源的依赖。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失业时凭恃家人的经济支持度过难关。
诗歌: 凭恃着星光的指引, 我在黑暗中前行, 每一步都坚定, 因为有你的支持。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站在悬崖边,凭恃着一根细绳,绳子的另一端是他的支持者。
听觉联想:听到“凭恃”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一种紧张的音乐旋律,象征着依赖和不确定性。
在英语中,凭恃可以对应为“rely on”或“depend on”,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更为普遍,且不带有凭恃在中文中的一些特定文化含义。
凭恃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依赖关系,还暗示了这种依赖的性质和程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凭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依赖关系和心理状态。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恃】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恃,赖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 、 《离骚》。注:“怙也。”-吾以兰为可恃兮。 、 《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 《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
【组词】
仗恃、 恃固、 恃势、 恃爱、 恃险、 恃宠作娇、 恃赖、 恃众、 恃宠、 恃才傲物、 恃功、 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