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9:06
水舀子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来舀水的工具。它通常由木头、塑料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长柄和一个容器部分,用于从水桶、池塘或其他水源中取水。
在日常生活中,水舀子 是一个常见的工具,用于各种需要取水的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简单的生活或农村的田园风光。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园艺,水舀子是基本的灌溉工具。
水舀子 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基本形态和功能在历史上变化不大。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水舀子的材质从最初的木制逐渐扩展到塑料和金属。
在农村,水舀子** 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它也是许多传统故事和民间艺术中的常见元素。
水舀子 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勤劳的农民和清澈的溪水。它唤起一种简单、自然和宁静的情感。
在童年时期,我经常看到祖父用水舀子从井里取水,那是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感觉,也让我学会了珍惜每一滴水。
在诗歌中,水舀子 可以被用来象征生活的简单和纯净:
水舀子轻轻一摇, 清澈的水珠跳跃, 如同生活的简单乐章, 在阳光下闪耀。
想象一下,一个木制的水舀子在清晨的阳光下,从清澈的溪水中舀起水,水滴落回溪流中发出的清脆声响,这是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工具可能被称为“dipper”或“scoop”,但这些词汇更多地强调了工具的动作而非其用途。
水舀子 是一个简单但功能性强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实用工具,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舀】
(会意。上为“爪”,下为“臼”(jiù),象伸手掏取之形。本义:用瓢勺取物) 同本义
【组词】
舀一瓢水、 舀粥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