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3:55
词汇“欢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友好或愉快的盟约或协议。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欢盟”由两个字组成:“欢”意味着愉快、高兴,“盟”则指盟约、协议。因此,“欢盟”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愉快或友好的盟约或协议。
“欢盟”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古代国家之间的友好条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正式或文雅的语境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欢盟”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和平与友好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但“欢盟”仍象征着对和平与合作的向往。
“欢盟”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和平、友好和合作。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国际关系中积极因素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欢盟”这个词汇,但在讨论国际关系或历史**时,可以引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对和平与合作的期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欢盟缔结,共谱和平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国领导人微笑握手的场景,背景是和平鸽飞翔的天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象征和平与友好。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用“friendly treaty”或“peace agreement”等表达。
“欢盟”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和平与友好的追求,具有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文雅度和深度。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 《三苍》-盟,歃血誓也。 、 《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 《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掌盟诅。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 《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 、 《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组词】
盟主、 盟坛、 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