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43
威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强大的、令人敬畏的气势或风度。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展现出的一种令人敬仰的、有影响力的状态。
在文学中,“威风”常用来描绘英雄或领袖的形象,如“他站在台上,威风凛凛,令人不敢直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引人注目或令人印象深刻。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威风可能指代团队或个人的强大实力和不可战胜的形象。
同义词:威严、威武、雄壮、气派
反义词:卑微、软弱、无力
“威风”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自然界的风势强大,后来逐渐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强大气势。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人,也用于形容团体、**等。
在**文化中,“威风”常常与英雄主义和领导力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和地位的人或组织。
“威风”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伟大人物,如将军、领袖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重要的会议上看到一位演讲者展现出极大的威风,他的言辞和姿态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威风”:
风起云涌间,英雄威风现, 剑指苍穹,心怀天下愿。
视觉上,“威风”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站在战场上,四周是飘扬的旗帜和整齐的士兵。听觉上,可能是战鼓声和号角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
在英语中,“威风”可以对应为“majestic”或“imposing”,这些词也传达了一种强大和令人敬畏的感觉,但在使用和文化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威风”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的强大形象,也反映了内在的力量和尊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威风”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