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4: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4:59:42
天兵神将 的字面意思是指天上的士兵和将领,通常指的是神话或传说中来自天界的强大战士和指挥官。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超自然的存在,他们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和能力,常常在故事中扮演保护者或英雄的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天兵神将 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英勇无畏、力量非凡的角色,如《西游记》中的天兵天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力出众、行动迅速的人或团队。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天兵神将 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表现出色、战斗力强的队伍或个人。
天兵神将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神话和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成为描述超自然力量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天兵神将 常常与道教和的神话体系相关联,它们是天界的守护者,象征着正义和力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和勇敢。
天兵神将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大、神秘和崇高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壮丽的战斗场面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观看一部关于古代神话的电影时,被其中的天兵神将角色所吸引,他们的英勇和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天兵神将下凡尘, 金甲银盔耀日轮。 挥剑斩妖除魔障, 护国安民显威神。
天兵神将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金光闪闪的盔甲、飘扬的战旗和壮观的战斗场面。听觉联想可能是战鼓声、号角声和战士们的呐喊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天使军团”或“神的天使”,它们在概念上与天兵神将 相似,都是指来自天界的强大战士。
天兵神将 这个词汇在*文化和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力量和正义的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9回:“任凭他~,定杀他个片甲不回。”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兵,械也。 、 《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掌五兵。 、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陈五兵。 、 《匡谬正俗》-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 、 《易·说卦》-离为戈兵。 、 《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 、 《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 《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国语·越语》-兵者,凶器也。 、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 《墨子·七患》-兵者,国之爪也。 、 汉·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组词】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 兵解、 兵戈
3.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4.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