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5:09
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
1.
【迎】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迎,逢也。 、 《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以迎岁于东郊。 、 《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迎日推策。
【组词】
迎霜
2.
【紫】
(形声。从糸(mì),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紫,帛黑赤色也。 、 《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恶紫之夺朱也。 、 《礼记·玉藻》-玄冠紫緌。 、 《左传·哀公七年》-紫衣狐裘。 、 《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 、 《乐府诗集·陌上桑》-紫绮为上襦。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 、 唐·李朝威《柳毅传》-披紫衣。
3.
【姑】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姑,夫母也。 、 《尔雅》-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 、 《白虎通》-如母而非母也,姑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
【组词】
翁姑;姑嫜